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

資本主義社會的遊戲規則

(轉載自2011年5月13日am730C觀點)
80後為何反社會?
近年,香港出現了一批激進的青年人,他們充滿理想,對現有的建制諸多不滿,一找到可以爭議的題目就大造文章,先是在網上討論區營造輿論,繼而走上街頭示威。他們行動激烈,完全不理一般人已經接受的社會常規。他們在遊行的時候,會突然發難,阻塞交通。他們會衝進別人的會場,擲物、搶咪、與主持人作肢體衝撞。他們會圍堵立法會,不許議員及官員出入。年長的香港人對此常看不過眼,不明白青年人為何會變得這麼激進?

傳媒統稱這樣的青年為80後,但亦有很多人覺得,並非所有的80後都這麼激進,不惜搗亂社會秩序的,應只是少數,但無論如何,80後出了一批這樣的激進分子,亦是一項值得研究的社會現象。

有人認為,80後這麼容易憤怒,是因為他們的處境比上一代差,不容易有好的人生出路,所以一有機會就出來發洩。但亦有不少老一代的出來反駁,認為他們當年更苦,物質條件一定沒有今天好,上大學的機會又少,很多低微的工作他們都做過,而且做得比80後更盡力。

其實,誰的處境更差,只是一種主觀的感受,兩代人之間很難作比較。不過,這個世界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均帶來的感覺一定比寡來得強烈;80後的不滿,主要由不均而來。

上一代的香港人,大部分都是大陸來的難民。他們來到香港,大都已一無所有,所以大家都是由零開始,起步點都一樣。所以即使後來有人成功,有人失敗,大家都只能各安天命,因為成功者的奮鬥過程大家都可以看得到。

然而,80後的情況就不一樣,他們已不是從同一條起步線開始跑,而是在相當的程度上受到他們的家境影響。他們的父母,由於際遇不同,或奮鬥有異,以至有些已積累起一定的財產,有些卻仍是靠出賣勞力維生。但資本主義社會的遊戲規則偏幫有財產的人;從資產帶來的收入,可以不勞而獲,可以不斷積累,但餐搵餐食餐餐清的人,只能不斷靠出賣勞力維生。前者可以有兩種收入,後者只有一種,結果差距必然愈來愈大,造成社會分化。

這種分化,令新一代的青年人,從幼兒園開始,就得走上一條不一樣的路,之後已不容易在同一個舞台上作公平競爭,這是青年人對現狀的不滿的主要原因。

再者,由於早年香港並沒有太多的社會福利,上一代的香港人只能靠自力更生。但如今的80後,民權意識強烈,他們傾向要政府問責,多過自行設法去扭轉命運。抗議和示威於是成了他們爭取未來幸福的主要途徑。

由於輿論對他們某些激烈的行為沒有加以否定,令他們誤以為自己已佔據道德高地,出位一點也沒有所謂,這才令80後的激烈形象這麼突出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正正講出左主動及被動收入之分別,及...結果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